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陆人淼给孩子们讲解东洲保卫战历史。 这个春节,富阳区东洲街道陆家浦村村民陆人淼家天天宾客盈门,除了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外,更多的是来参观东洲保卫战史料陈列馆的团队与散客。而这个陈列馆的开办者,正是今年49岁的陆人淼。 历时6年耗资20万元自费开办史料陈列馆 据史料记载,1937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后,富春江成了敌我对峙的一条天然分界线,而处在富春江中的东洲岛被日寇视为南侵的一...
年俗味道兜兜转转,探亲戚、品美食、辞旧岁,过了元宵这个春节才真正收尾。3月2日晚,元宵之夜,吴山城隍阁将举办猜灯谜、做花灯、吃汤圆活动,不妨抓住春节的尾巴,在这一天来城隍阁上猜灯谜、做花灯、吃汤圆,探访南宋民俗元宵文化。 赏灯猜谜是自古元宵节的习俗。作为杭城地标建筑的城隍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众揽湖山,成为赏灯看景的绝佳去处。猜灯谜这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自南宋起开始流行。南宋时,每逢元宵节...
中国有东主玉国”之称。有学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这间应有个玉器时代,此说虽有争论,但玉器因其制作之精美,地位之独特,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礼记?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刚刿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大凡卖玉器的人,能把玉文化说得头头是道已是很不易的事了,因为玉里面的东西本来就十分复杂,从古到今几千年,说起来自然不易。古玩城的张柏林一开口就真的让我吃了一惊,他说玉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的记忆。人家说玉器,大都是白话,再加上点戏说。他张柏林则是一上来就是一段《史记·吕不韦传》:“濮阳人吕不韦贾邯郸,见秦质子异人,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这一段不是《...
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的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也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玉文化的有力见证。 古玉鉴定分为时代、功能、玉材、形饰、铭刻以及名称、价值、价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时代(年代)鉴定。时代(年代)鉴定可分为宏观的时代(年为巫玉阶段。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是巫觋创造出来...
(1)玉,在我国古代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古人判别玉石以质地、色泽为准,但因时代不同,其标准很不一致,名称也各异,致使后人很难理解其所指,更难从矿物学或宝石学上给以准确的解释。 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传统的玉石以软玉为主,次为岫玉、南阳玉、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和孔雀石等。在考古发掘中,有时能出土一些水晶、紫晶、钻石、祖母绿和碧空等工艺品,它们现今...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
一块出土的古玉,埋藏中因地壳变动或人为的原因,使其残破缺损,市场叫不上好价。有人便想出招数,把残破的古玉器利用其古旧的玉质,改制成其他的古玉件,以售天价。比如一块出土的玉璧,如果破损四分之一,可改制成玉块。如破损了一半,另一半可改制成玉璜。如果是外缘破损,可打磨掉破损的外缘,改制成玉环。如此等等,不一而述。把残玉改成小玉件,也是造假的一种手段。 要识别是否是真古玉器,或是改制的古玉器,极...
笔者在主编《上海民间藏馆》一书时,走访了上海著名古玩收藏鉴赏家沈胜利先生的“鉴古精舍”,一眼便被沈先生收藏的一座巨大的清代青金石山子“达摩渡江”所吸引 见图 .该作品构思巧妙,表现大气,青金材料硕厚,色彩艳丽。山子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云雾缭绕,奇松横飞;山门石阶、庙宇隐现。一组人物被巧妙地安排在山子的右前方,使得整个一件硕大的作品主次分明,主题突现。在滔滔江水之上,达摩一苇渡江,如履平地,岸上七...
明清家具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湛、材质优良、结构科学合理,家具的实用与装饰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达到了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的程度。这些造型各异,金光闪闪的金属配饰件,不仅仅对明清家具起到了进一步的加固作用,同时也为家具增添了色彩,使家具更加美观。明清家具金属饰件主要有:合页、面叶、面条、拍子、扭头、吊牌、曲曲、眼钱、包角、套腿等。 合页:合页由两块铜板共同包裹一根圆轴组成,可开可合,故...
如今我们常说的中式家具,多指明清家具,明清家具在材质、工艺、基本造型上都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在风格特征上呈现各自鲜明的个性特点。中式家具发展到明清时期,制造工艺完全成熟。清朝时期,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家具行业分成了四大门派:苏式、广式、宁式、京式。 京式家具,一般是指北京地区生产的清式家具。 京式家具一般以清宫造办处所制家具为主,造办处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由于广州工...
近年来,再掀古典家具热,紫檀成为众多收藏者的最爱。贵为木中之王的印度小叶紫檀,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至使其贵比黄金。市场上正宗的小叶紫檀难以觅到,但是各式各样的“檀木”却并不少见,有些虽然与小叶紫檀同科,但价值却差之甚远。 一种来自非洲的、与小叶紫檀同科的树种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 在明清时期,紫檀仅供皇室使用,民间鲜...
罗锅枨是我国古代家具中经常出现的结构造型之一,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罗锅枨通常是与矮老相互配合着使用的,一般是用在低束腰或无束腰的桌子和椅凳上,其作用是为了固定四腿和支撑桌面。 罗锅枨是从早期的拉枨演变而来的。早期的拉枨是直的,到了宋代,家具的框架式结构取代了之前的板式结构,成为了家具造型的主流,这时框架之间的拉枨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
从古至今,古人的坐姿可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两大时期。远在商周时期,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古代一席坐四人,共坐时,席端为尊者之位。独坐时,则以中为尊,故卑贱者不能居中,既为人子(即尚未自立门户者),即使独坐也只能靠边。如果有五人以上相聚,则应把长者安置于另外的席上,称为“异席”。 ...
海南黄花梨材质的家具,在如今特别的“吃香”,并成为收藏者的“香饽饽”。可二三百年前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境况”却不是这样的。清朝,统治阶层逐渐放弃了明代宫廷使用已久的黄花梨材质家具,将紫檀推向了正统的地位。此后,黄花梨材质的家具便成了普通老百姓的“新宠”。那么清朝民间黄花梨材质的家具有哪些特性呢?它依旧传承了明海南黄花梨家具简约、精致的风格,仍然有江南文人参与家具的设计,故文气息十足,且简约不张扬,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